怀孕首页 > 妈妈中国网 > 育儿早教 / 正文

10岁儿童因压岁钱离家出走 想当家父母不放权

2013-02-19 10:50:37出处:作者:妈妈中国网

 

  近日,家住康乐小区的曹先生很烦心,他10岁的儿子因为得不到5000元压岁钱的支配权,哭闹无果后,居然离家出走了。虽然孩子没有跑远,也早已回了家,但是这高额压岁钱由谁来管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。记者了解到,春节过后,不少家庭因为孩子的压岁钱打起了口水仗。

  身边事

  10岁童离家出走表抗议

  “今年春节我们发红包花了3500元,长辈和朋友给儿子的压岁钱有5000元。”曹先生考虑到过年开销大,准备从儿子的5000元压岁钱里拿出3500元贴补家用,剩下的1500元作为儿子下学期的学费。可儿子以“班里同学都自己保管压岁钱”为由坚持要自己支配,由此产生分歧并离家出走。

  儿子离家出走回来后,曹先生表示,“我会再和儿子商量商量,保证一部分压岁钱交给孩子自己支配。”

  各方说法

  说法一

  教育专家:视年龄让孩子支配

  从事教育行业的徐波老师认为,这要把握一个度,应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方式。对于14—18岁的孩子来说,父母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户头,将压岁钱存入银行。存折由父母保管,密码让孩子自己设,同时留一部分钱给孩子支配。而对于10—14岁的孩子来说,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行为能力,家长应该为孩子如何用钱进行规划。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来说,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保管压岁钱,但记得要答应孩子买玩具的请求。

  说法二

  心理学家:压岁钱一定要透明

  心理咨询师应汶华老师表示,近几年孩子的压岁钱不断增多,钱太多了就不能完全交给他们自己支配。但是,不管孩子有多大,都要将孩子获得的压岁钱金额告诉他们。然后提醒他们压岁钱最终都会用在他们身上,防止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不相信父母。

  父母有必要让孩子拥有对少部分压岁钱的支配权,这样能让孩子获得过年的喜悦。如果父母总是一毛不拔,那么压岁钱很可能成为孩子的心结。

  说法三

  法律规定:满18岁可完全支配

  扬州文昌律师事务所沈军律师表示,小朋友的压岁钱在法律上可以认定为赠与行为。孩子虽然未成年,但仍具有接受赠与的权利,也就是说压岁钱是属于孩子个人的财产。但是,根据赠与的相关法规,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他们的民事活动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也就是家长代理,家长可以支配;但是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这部分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。因此,孩子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家长在处理孩子压岁钱时应该与孩子商量。而18周岁以上的孩子,虽然还在读书,但已经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此部分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,拥有对压岁钱的完全支配权。

  引导孩子花压岁钱

  对于压岁钱的问题,其实冷静想一想,压岁钱带来的一些问题虽然出在孩子身上,根源却大多在长辈们那儿。一方面,现在的孩子,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,很少有参与家庭理财及家务管理的机会,也不知道父母长辈们挣钱的艰难。对怎样花钱才是正当合理的,自然也知之不多。另一方面,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文化课学习,对孩子在班级学习排名情况很重视,而对孩子的品德修养、性格习惯、生存能力、人际交往等等,往往不太关注,自然也谈不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。在此情况下,大概没有多少孩子能够无师自通地对手中的金钱精打细算,细水长流。

  家长和长辈在给孩子压岁钱的同时,不妨对孩子们进行礼尚往来方面的教育,让孩子从小就体察人情,懂得感恩;对孩子进行金钱观方面的教育,让孩子明白怎样花钱才是正当合理的;对孩子进行独立支配压岁钱能力的教育,让孩子在有指导的“模拟实践”中逐渐成熟。只有这样,压岁钱才能成为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助推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