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8-24 15:37:24出处:搜狐母婴 作者:妈妈中国网
最近,有很多家长在微信上跟歪歪兔育儿老师反映孩子脾气不好,老爱打人的问题,为此,来跟大家讨论下关于孩子打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。 做父母的大概都有这样的心情:在孩子渐渐会爬、会走,行动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,我们为孩子的世界开阔起来感到欣喜的同时,也希望他能友好地跟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块,但现实却是,曾经可爱乖巧的小宝宝好像一下子成了爱打人的小恶魔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 案例一:我的宝宝一岁四个月,现在老是打人咬人,而且有时候见了小朋友大声叫,感觉很不友好,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啊? 歪歪兔说:一岁多的孩子仍处于心智未成熟的阶段,很多时候,他们的打人、咬人跟暴力并无关系,而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。 比如,在上面例子中,宝宝总是打人咬人,见了小朋友还要大声叫,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: 一、宝宝很喜欢小朋友,很想让小朋友注意到他,但他不知道怎么向小朋友表达自己的喜欢,于是采取了不恰当的打人咬人的方式。 二、父母没有给宝宝建立好足够的安全感,当看到不熟悉的小朋友靠近自己时,宝宝感受到了威胁,所以动了手。具体是哪种原因,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宝宝与小朋友一起玩时的表情,是开心的还是抵触的。 然而,不管是哪种情况,父母都要有宽容的态度,耐心地理解孩子的处境以及他的无助,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有意地去引导孩子。 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喜欢 ![]() 如果宝宝只是想对小朋友表达自己的喜欢,我们可以教宝宝如何表达友好,平时多对他说,宝宝,妈妈爱你,再蹲下来好好地拥抱一下他,最后让他也抱抱你,同时让他看到你开心愉悦的表情。下次宝宝再遇到小朋友时,你可以在旁边提示一下他:宝宝很喜欢小朋友是不是,我们来轻轻地抱一下他好不好? 或者在宝宝面前表演角色扮演游戏,由妈妈扮演宝宝,爸爸扮演小朋友,妈妈友好地抱抱爸爸,两人开心地在一起玩玩具,让他模仿你的做法。 用习以为常消除孩子的不安 平时多带宝宝出去外面走走,让他看到并慢慢接触一些小朋友。因为不熟悉,宝宝可能还是会一个人在那玩,但这其实也是他熟悉、观察小伙伴们活动的过程。等到他熟悉了,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了,你再慢慢引导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,可先从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两个小朋友开始。 案例二:我家儿子三岁了,在幼儿园主动咬小朋友,打别人,还回家给我告状别人打他,老师说都是他先动手,怎么办?儿子语言表达不太好。 歪歪兔说:其实,就算是我们大人,当有人来干预我们正在做的某些事时,我们也会很着急地进行反抗,孩子也是一样的。 设想一下,对一个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三岁孩子来说,当他在幼儿园里玩积木,想用积木搭成小火车的时候,别的小朋友过来拿走他的积木,或者想推倒他搭的火车时,孩子想阻止他们,但他又不能很好地说出来,小朋友们听不懂,继续行动,孩子就会着急打人。当然,在上面的案例中,孩子不一定是发生了这些事,但道理是一样的。另外,孩子之所以会跟妈妈说是别人打他,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把小朋友们的破坏行为理解成是打他了。 让孩子真正认识“打人”的行为 ![]() 孩子还小,他并不知道打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,也不知道这种行为的恶劣性。作为家长,我们要多跟孩子说,打人是一种野蛮的行为,大家都不喜欢跟爱打人的小朋友玩。同时利用孩子身边的一些反例,灌输给他一种意识:打人是不好的,不可以随随便便地打人。 此外,还要注意一点,在做完这些事后,家长还要向孩子表达你对他的爱,“妈妈知道你也不想打人的,不管怎么样,妈妈还是很爱你”。有了你的理解与支持,孩子会更加愿意舍弃这一错误的解决方法。 多给孩子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 既然不能用打人去表达自己的想法,家长要告诉孩子,如果他不想别的小朋友动他的东西,可以试着说出来:我不喜欢你们把积木拿走,我还要搭火车的。 另外,平时在生活中多加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。比如,歪歪兔育儿老师经常提到的一点,家长在给孩子讲歪歪兔的故事书时,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,我们可以多问问他一些“为什么”句式的问题,引导他慢慢去描述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艰难,但只要我们去坚持,总会看到效果的。 ![]() 因此,在发现孩子有打人咬人等不友好的行为时,要多去了解藏在他行为背后的原因,而不是以我们大人的思维去解读这种行为,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。 |